快捷导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方志于都】于都县汾坑地名

  [复制链接]
查看: 684|回复: 521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699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7-28 14:33: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窑棚下 在汾坑圩南偏西梅江西岸。古代在此烧过窑而得名。管氏从大田头迁入。
  蔡屋 在汾坑圩西南面山坑岭脚下。原是蔡氏建村而得名。蔡氏迁走,肖氏于清中从车头寒信迁入。
  黄竹岭 在上蒙坑东偏南山坑岭脚下。以黄竹多而得名。明末陈氏从瑞金下坝迁入。
  富板塘 在汾坑圩南偏西梅江西岸岗坂上。属富饶之地,故名。清中肖氏从车头寒信迁入。

  下蒙坑 在上蒙坑西南面山坑小溪边。居上蒙坑下方,故名。清中邱祖慈从洋坑迁入。
  下zhai脑 在鲤汾圩北偏东山腰上。处于上zhai脑下方,故名。谢氏于清中从井洲迁入.
  柏林寨 在拱桥湾南偏东山排上。该村后山上原有个寨,桕树很多故名。明末康氏从南坳迁入。
  贯坑 在井洲大队境内。中间有条小溪自北向南流入梅江,故名。包括龙头、中坑、新屋三个自然村。居有袁、段、谢、陈、肖、刘等六姓。以肖氏立基最早,其余相继而入。
  洋坑 在上蒙坑南偏东山坑田塅边。该坑湖洋田多,故名。清中邱为茂从福建上杭迁入。
  咸水 在鲤汾圩北偏东山脚下,梅江西岸。传说以前此地有口井水咸而得名。元中赖氏从福建迁入。
  打石坳 在鲤汾圩北偏东山坳下。从前,村里人建房在此采石而得名。清末赖氏从咸水迁入。
  连塘排 在鲤汾村西北面山排上。门前一连几口塘,故名。清末谢氏从回潭迁入。
  河背坑 在富竹坑南面山坑岭脚下。建村在富竹坑小河背,故名。陈氏于1954年从富竹坑迁入。
  虎颈 在鲤汾村西北面山脚下小河边。该村有个山象虎形,房子建在颈脖上,故名。清末谢氏从张公坑迁入。
  解放前夕属银坑区长盛乡,解放初期属曲洋区汾坑乡,公社化时属曲洋公社称鲤汾大队,1972年从曲洋公社划出称汾坑公社鲤汾大队。
  下坝子 在花山坳西南面山脚下。靠梅江河坝下方而得名。清末康氏从上排大队南坳迁入。
  汉田头 在拱桥湾东南面山坑岭脚下。此地有条溪,原名木溪,后有一文人说其含义不妥,就以梅江(汉水)为据,改为汉溪,后村庄扩建到田头又改名为汉田头。明末刘正文从遂川迁入。

  上野猪坑 在鹭鸶形南偏东山坑岭脚下。从前该地很多野猪,故名。清中曾氏从宽田迁入。
  罗田排 在花山坳南偏东山排上。村边山岭螺旋形而得名。刘氏于清末从仙下三贯迁入。
  倒岭下 在拱桥湾东面山脚下。该村建于岭背,故名。清中刘角山从汉田头迁入。
  姜坑 在花山坳南偏东山坑里。四面环山,盛产生姜而得名。清末段氏从车头段屋迁入。
  旱田排子 在上蒙坑东南面山排上,该地干旱缺水,故名。清末刘氏从下排子迁入。
  岭背 在鲤汾村西偏北山坑岭脚下。位于上屋谢(qia)岭背而得名。清末谢氏从上屋谢(qia)迁入。
  新厅坑 在富竹坑北偏东山坑岭脚下,建村时光做厅厦,故名。清初管氏从宽田寨面迁入。
  高丘 在富竹坑南偏东山坑岭脚下,因地势比公婆岭高,故名。陈氏在1958年由富竹坑迁入。
  大禾坑 位于汉田南面山坑小溪边,宜种大禾子得名。原居肖氏于1958年迁移。
  【井洲大队】境内梅江河自东北往西南而下,东西两面山岭连绵。驻鲤汾圩。因地处沙洲,建有九井十八厅祠堂,故名。解放前夕属银坑区长盛乡,解放初期属曲洋区汾坑乡,公社化时属曲洋公社称鲤汾大队,1972年从曲洋公社划出为汾坑公社称井洲大队。
  罗田山 在花山坳东偏南山坑里,因村后田里有块石头似田螺,故名。清初管氏从宽田寨面迁入。
  拱桥湾 在汾坑圩东偏南溪边,因拱桥建在村侧湾里,故名。清末刘氏从下湾迁入。
  上竹山 在鹭鸶形南偏东岭脚下。该地从前毛竹乡而得名。清中康玉所从万安芦企迁入。
  野猪排 在鹭鸶形东南面山排上。从前森林茂密,野草丛生,很多野猪经此过往,故名。清中凌元祥从广东省梅县迁入。
  上南 在鲤汾村西偏南岭脚下。在上屋谢(qia)的上方而得名。清中谢氏从鲤汾村迁入。
  大岭背 在富竹坑东面山坑岭脚下。建村在大山背后,故名。清末陈氏从富竹坑迁入。
  鲤汾圩 在汾坑圩东北面梅江西岸。建圩于鲤汾村口,故名。谢氏于清中从鲤汾村迁入。
  兔子 在鲤汾圩东北面山脚下梅江西岸。地形象兔头,故名。谢氏于清中从兴国竹坝迁入。
  梅子山 在鹭鸶形东南面山窝里。四面环山,以前此地梅子树多,故名。清初吴氏从广东迁入。
  黄竹迳 在花山坳东偏南坑迳里。因黄竹乡而得名。清初项氏从周庆上珠坑迁入。
  象形湾 在鲤汾圩北偏东山排弯道处,靠梅江河。以岭形似象而得名。赖氏于明初从福建迁入。
  牛牯圳 在上蒙坑东偏南山坑岭脚下。村前有座山称牛形,山下有条圳,故名,明末陈氏从瑞金下坝迁入。
  麻坑 在鹭鸶形西南面山坑中。该地特产麻芥草,故名。清中康先洲从河头迁入。
  窑背脑 在鲤汾圩西北面小河边山脚下。从前烧过窑而得名。刘氏于清中从银坑村头迁入。
  中安 在鹭鸶形南偏东山坑岭脚下。此地有三只庵,该庵位居中间,故名。清末吴达槐从梅子山迁入。
  大田头 在汾坑圩西南面山坑岭脚下。因村有座山象船头,原名大船头。后传说山下有丘田象船头便叫成今名。管氏于清中从宽田杨公坝迁入。
  麻土上 在鹭鸶形南偏东山坑排上。该处紫色岩麻土多,故名。清末康敷箭从下坝子迁入。
  杨梅前 在汾坑圩西北面山脚下。以产杨梅得名。管氏于清中从宽田杨公坝迁入。
  湖田上 在拱桥湾南面山脚下。因湖洋田乡,建房在塅上,故名。明末康氏从南坳迁入。
  禾塘背 在上蒙坑西偏南靠梅江岸岗坂上,因村旁禾田适宜养鱼而得名。清初管氏从宽田杨公坝迁入。
  下珠坑 在上蒙坑西偏北山岭脚下。地处上珠坑下方,故名。刘氏于清初从汉田头迁入。同居肖氏。
  曹坑 在鲤汾圩北偏西高山下小溪边。原是曹氏在此开基,故名。后曹氏迁走,明中谢氏从兴国竹坝迁入,仍沿用其名。
  罗屋 在鲤汾圩东北面石山脚下梅江西岸。以姓氏得名。罗氏于清中从万安迁入.
  上鲁芑墙 在鲤汾村西偏北山坑里。鲁芑杂草多,村上方有口塘,故名。清中,谢氏从鲤汾村迁入。
  中坑 在鲤汾圩北偏西山坑中小溪边。以地形得名。谢氏于明中从兴国竹贝迁入。
  祠堂下 在鲤汾圩东北面山脚下。以建祠堂而得名。谢氏于清中从兴国竹贝迁入。
  石陂 在花山坳北偏东山坑里。村前有座石砌水陂而得名。明末彭氏从曲洋井洲迁入。
  留田 在上蒙坑东北面岭脚下。刘氏开基建村,原名刘田。后演变成今名。明末刘天淑从兴国龙角峰迁入。
  黄泥塘 在上蒙坑西南面山塘旁边,被雨水冲刷,经常塘水混浊而得名。清末刘西太从汉田头迁入。
  洞口 在花山坳南偏东山坑交叉口上。因坑口较小,故名。清中康氏从上排南坳迁入。
  约星坑 在鲤汾村西北面岭脚下山坑里。原称禳星坑,消除灾星析祷吉祥的意思。后演变成今名。清中谢氏从鲤汾迁入。
  高坝 在花山坳北面梅江河畔的岗坂上。地处河坝高处。故名。刘西太于明末从汉田头迁入。
  【汾坑大队】丘陵地带。三面靠山,一面临水。驻汾坑圩,以此得名。解放前夕属银坑区长盛乡,解放初期属曲洋区汾坑乡,公社化时属曲洋公社称汾坑大队,1972年从曲洋公社划开为汾坑公社称汾坑大队。
  石角 在鲤汾圩东南面岭脚下。因村南石岭延伸梅江河而得名。明中肖氏从车头杨赖汾迁入。
  南头 在鹭鸶形南偏西山坑里。在上排的西南面,故名。清末凌生茂从高排迁入。
  珠坑 在周庆大队境内。传说此地有五座山,圆形象珠,名曰“五龙抢珠”,故名珠坑。包括上、下珠坑两个自然村。居项、刘、肖等姓。项氏开居最早。
  【周新大队】驻地花山坳。原周氏开,始称周坝。成立公社时,认为是新生事物,故名周新大队。解放前タ属银坑区长盛乡,解放初期属曲洋区周坝乡。公社化时期属曲洋公社周新大队。1908年并入周庆大队,1972年从曲洋划出汾坑公社仍为周新大队。
  上坝 在汾坑圩北偏东梅江河岸上。地处大坝上方而得名。谢茂材于清初从兴国竹坝迁入。
  湾背 在上蒙坑东偏南山坑岭脚下,建村山湾处而得名,清中赖氏从瑞金岗面迁入。
  zhai头山 在上蒙坑东偏南山坑里。村前一圆顶山形状象zhai臼,故名。明末刘钦官从汉田村迁入。
  双坑圾 在富竹坑东偏北岭脚下小溪边。建村在两条坑口上,两山挟沟而得名。清末陈氏从银坑上堡迁入。
  松杉下 在鲤汾圩东北面梅江西岸石岭下。原村后山松杉树乡,故名。谢氏于清中由兴国竹坝迁入.
  张公坑 在鲤汾村西北面山坑里。原是张氏开居而得名。后张迁。明中谢氏从鲤汾村迁入。
  汾坑圩 位于梅江西岸。以座落在富竹坑小溪与梅江汇合口上,而得名。农历三、六、九当圩。肖氏于清中从车头寒信迁入。
  肖屋石 在拱桥湾南偏东山脚下。此处石头呈黑色如硝,原名硝屋石。后简写成今名。明末康氏从上排迁入。
  十工丘 在汾坑圩西北面山坑岭脚下。以村前一丘大田三十担需要十天才能耕完,故名。康氏于清朝从南坳迁入。
  杆树排 在鲤汾村西偏北溪边山排上。从前该处有棵大杉树象杆,故名。清中谢氏从鲤
  【上排大队】以上排片村命名。解放前タ属银坑区长盛乡,解放初期属曲洋区汉田乡,公社化时属曲洋公社称汉田大队,1972年划汾坑公社时为上排大队。
  【富竹大队】以驻地富竹坑得名。解放前夕属银坑区长盛乡,解放初期属银坑区河田乡,公社化时属曲洋公社称富竹大队,1968年并入汾坑大队,1972年调整为汾坑公社称富竹大队。
  西坑坝 在汾坑圩北偏东梅江岸河西。以西坑尾口的河坝而得名。清朝刘氏从万安迁入。
  龙头墈 在鲤汾圩西北面小河边山脚下。地形似龙头,故名。明中段氏从车头段屋迁入。
  吊马庄 在鹭鸶形西偏南山坑小溪边。传说:东汉初年刘秀皇帝部下一员将逃难到此,停息时,吊(拴)马于此,故名。清中康仁从从河头迁入。
  Zhai子面 在上蒙坑东南面山坑里。村前山面上有很多zhai空(坞),故名。清中康氏从上排旱坑迁入。
  三工坑 在汾村南偏西山脚下。地处三条坑迳,原名三迳坑,后改为今名。清末谢氏从鲤汾迁入。
  石圾 在鲤汾村西南面石岭脚下。两边是石山,中间是条坑,故名。明末谢氏从鲤汾迁入。
  月形 在花山东偏北山坑里。因屋背山岭成半月形而得名。明中曾氏从曲洋小源迁入。
  松树坑 在花山坳南偏西山坑岭脚下。因长有很乡大松树而得名。清中曾氏从宽田迁入。
  周坝 在花山坳北偏东梅江河排的坝上。周氏开基,故名。周氏明末从曲洋横江排迁入。
  安前坑 在拱桥湾东南面山坑岭脚下。从前该地有个庵,故名。明中陈承祖从福建上杭迁入。
  鲤汾村 在汾坑圩北偏东河边。以水为名。始名鲤溪,后改鲤汾。明中谢氏从兴国竹坝迁入。
  新塘排 在汾坑圩北偏东山坑岭脚下小溪边。建村时对门新开了一口塘而得名。匡氏于明朝从万安迁入。
  (注:本篇内容来源于1985年版《江西省于都县地名志》;供稿:于都县志办)
  石古hen 在花山坳西南面山坑岭脚下。村后石岭的石块可做磨刀石,故名。刘氏于清末从汉田头迁入。
  蛇山背 在鲤汾村西南面岭脚下。因屋后山埂象蛇形而得名。明末谢氏从兴国竹坝迁入。
  剪木坑 在鲤汾村西南面岭脚下。该地两坑成叉,原名剪刀坑。后改称剪木坑。清末谢氏从三工坑迁入。
  桐梓树下 在拱桥湾南偏东山脚下小河边。该地桐梓树多,故名。明中肖氏从宽田石马迁入。
  窑前排 在鹭鸶形南偏东溪边山排上。从前在此烧过砖瓦窑而得名。清中康仁僚从南坳迁入。
  花山坳 在汾坑圩东北面。从前此地石榴花多,三、四月间山红,以此得名。明末段氏从车头段屋迁入。
  上排 在上排大队境内。包括上、下排、窑前排、老屋下、鸭公坑等自然村。以地形得名。居康、刘氏。
  回潭 在鲤汾村西北面山脚下。村前小溪潭有个倒弯,故名。明中谢氏从兴国竹坝迁入。
  芹菜污 在鲤汾村西偏南山坑岭脚下。宜种芹菜而得名。清中谢氏从鲤汾村迁入。
  乌鸦面 在鹭鸶形南偏东山脚下。该村后山森林茂密,经常成群乌鸦在此栖息,故名。清中康正通从南坳迁入。

  【鲤汾大队】驻鲤汾村,故名。属丘陵地带。东北面高向西南倾斜。境内有一小河东下梅江。
  【周庆大队】公社化时由原周坝乡改称周庆大队。解放前夕属银坑区长盛乡,解放初期属曲洋区周坝乡,公社化时属曲洋区周庆大队,1972年从曲洋公社划出汾坑公社称周庆大队。
  山坝 在富竹坑北偏东山坑岭脚下。原名伞坝,后演变为今名。清末陈氏由富竹坑迁入。
  彭屋山 在鲤汾圩南偏东梅江岸上岭脚下。原系彭氏开居,故名。彭迁,清中罗氏从万安迁入。
  杉山 在富竹坑东北面山岭脚下。四面环山,杉树成林而得名。凌氏于明末从银坑上坪迁入。
  江子上 在上蒙坑东偏南山腰上。村下方有条小江,故名。清中陈氏从瑞金下坝迁入。
  下鲁芑塘 在汾村西偏北山坑岭脚下。位于上鲁芑塘下方,故名。清末邱河南从宁都迁入。
  上珠坑 在上蒙坑西偏北山坑岭脚下。传说此地是“五龙抢珠”,地属上珠,故名。明初项卿荣从宁都里迳迁入。
  下野猪坑 在鹭鸶形东南面山坑岭脚下。从前此地野猪多而得名。清中康次华从南坳迁入。
  早子排 在上蒙坑西南面山排上,该地枣子树乡,原称枣子排,后改称今名。清中康氏从上排迁入。
  鲁芑塘 在鲤汾大队境内。包括上、中、下鲁芑塘三个自然村。居邱、谢氏。邱氏立基最早。
  南坳 在拱桥湾南偏西山坑中。村前南面是个山坳,故名。明末康氏从万安迁入。
  西坑尾 在汾坑圩北偏东山坑尾部。以梅江西面而得名。匡氏于清朝从万安迁入。

  猪婆坛 在鲤汾村北偏西山脚下。靠鲤汾小河北面有个水潭,俗称其名。明末谢氏从兴国竹坝迁入。
  大水坑 在上蒙坑东偏南山坑岭脚下,该坑水源流量大,故名。明末陈氏从瑞金下坝迁入。
  大汾山 在拱桥湾东偏北山脚下。以山坑岭嶂大,溪水长流而得名。清初刘氏从汉田头迁入。

  河头坳 在鹭鸶形西北面山坳上。北靠海江河岸,以地形得名。清中康彬雅从南坳迁入。
  下安 在鹭鸶形南偏东山尾。中庵下端又建庙,故名。1965年吴礼烈从梅子山迁入。

  旱坑 在鹭鸶形北偏西山坑岭脚下。因干早缺水,故名。清中康其源从南坳迁入。
  西坑 在花山坳南面山坑小溪汇合口。位于大坑西面,故名。项氏于清初从周庆上珠坑迁入。
  张天排 在鲤汾村北偏西岭脚下。因排田缺水,靠天下雨,故名。谢氏于1978年从鲤汾村迁入。
  朱边 在富竹坑西南面小河墈上。原是朱氏先在此建村,得名朱边。后朱氏迁走,清中陈氏从富竹坑迁入。
  狮形排 在鲤汾村南偏西山排上。村后山象狮形,故名。清中谢氏从鲤汾村迁入。
  公婆岭 在富竹坑东南面山坑中。村旁有两座山对称,故名。清中陈氏从车头迁入。
  富竹坑 在汾坑圩西面。因很多苦竹,原名苦竹坑。后人认为“苦”字不妥,便改为今名。唐初陈氏从兴国筲箕窝迁入。
  三门滩 在鹭鸶形西南面梅江南岸。上排三里,船只来往要经过三处河滩,故名。清中李双全从万安迁入。
  【汉田大队】驻拱标湾。境内以汉田头较闻名,故取名汉田大队。解放前夕属银坑区长盛乡,解放初期属曲洋区汉田乡,公社化时属曲洋公社称汉田大队,1972年属坑公社称汉田大队。
  坳丘背 在上蒙坑南偏西山坡上。建村于马安山坳背,故名。清中刘天涛从兴国龙角峰迁入。北京军区炮兵司令部付司令员刘义荣同志出生于此。

  江板脑 在鲤汾圩东北面。建在梅江河畔岗坂上而得名。谢氏于明末从鲤汾圩迁入。
  张谢(qia) 在汾坑圩西偏北田塅中。因是张、谢两姓在此立基建村,谐音名张谢(qia)。张、谢外迁,后温氏于清初从宁都赖村虎井迁入。

0

主题

39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沙发
发表于 2019-7-31 20:19:04 | 只看该作者
抢二楼不能带一丝恶意,更不能带有侮辱性,不能有粗口,再看看3L你这SB在胡言乱语说些什么

0

主题

35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板凳
发表于 2019-8-9 18:37:25 | 只看该作者
我是第一个回的耶~

0

主题

347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地板
发表于 2019-8-9 18:42:26 | 只看该作者
长时间没来看了 ~~

0

主题

35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5#
发表于 2019-8-9 20:08:27 | 只看该作者
一如既往守护二楼,不让任何图谋不轨的人占夺,抢二楼重要的是心态,可孩子你太浮躁了

0

主题

35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6#
发表于 2019-8-9 22:32:17 | 只看该作者
虽然如此,不能放弃,虽然做不到顶峰,但至少超越自己,安安分分做个3L吧

0

主题

327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7#
发表于 2019-8-9 22:43:30 | 只看该作者
有空一起交流一下

0

主题

354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8#
发表于 2019-8-10 00:34:35 | 只看该作者
专业抢沙发的!哈哈

0

主题

366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9#
发表于 2019-8-10 00:34:35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坏贴,一眼就看出去

0

主题

354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10#
发表于 2019-8-10 00:47:40 | 只看该作者
在你绷紧神经的那一刻就注定这场战争不可避免,你的悲剧不可避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jrs直播网nba

nba低调看直播

jrs直播网nba_jrs低调看直播吧_nba低调看直播上瑞江淮汽车进驻常州市场啦

河北省旅游推介会在法国巴黎举行

万科金润华府65平米均价11000元得房率高(图

自驾游世界之德国法兰克福-瑞士全境(1

上海厂家供应玻璃钢轴流屋顶通风机工厂节能

红豆饼技术好学吗?学习在哪里呢?价格

让创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service_media@36kr.com
  • 客服电话: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